疫情下,国内无人机行业迎来破晓?
目前,无人机被广泛用于航拍、农业、植保、快递运输、灾难救援、线路维护、交通疏导等多个领域。而在时下的“抗疫”战斗中,无人机则发挥着从喊话、进行疫情宣传,到喷洒消毒、防控监测等各方面的作用。
无人机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,可以分类为军用无人机与民用无人机,其中,民用无人机又被分为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。目前,按照技术特征分类,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、多旋翼无人机、无人直升机和复合翼无人机。
本次疫情期间所用无人机大多为民用多旋翼无人机。
无人机“抗疫”大显身手
从抗疫角度看,无人机的使用效果确实不错,既可避免人群交叉感染,也可增加大众对无人机的认知。黄浦公安特警支队民警仇彦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为了减少近距离接触,我们用无人机在重点区域开展空中巡查,并通过机身上的外置扩音器,劝阻在公共场所聚集逗留的人员,出门佩戴口罩,做好自身防护”。
据他介绍,无人机能利用承载的高灵敏度摄像机,获取地面上的影像,并将获得信息传回警方,为快速处置警情提供研判支持。而笔者也了解到,此次抗疫就有众多无人机企业参与。此外,顺丰、京东物流、苏宁物流、菜鸟等物流配送企业也采用无人机进行快递、物资的配送。的确,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不断成熟,无人机在各领域开始崭露头角,民用无人机市场也呈迅速增温趋势。据中国航空报统计,2017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7%,截至2018年3月,无人机实名登记数量已增至18万架以上。由下图可知,2018年民用市场规模为96亿元,预计2019年国内整个无人机将达到201亿元。
那么,无人机在疫情期间倍受重用,是不是就意味着将会迎来破晓?从无人机的市场规模看前途一片大好,毕竟无人机拥有较为复杂的产业链,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应用服务,其附加值都相对较高。另外,目前国内大部分无人机企业主要集中在整机组装环节,在这个环节的技术门槛较低,日后随着竞争不断加剧,无人机整机组装的毛利率将不断下降,未来掌握核心技术和应用服务将成为无人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如今,随着AI、5G通讯等新技术的逐步完善,基础零部件也已开始向小型化、低成本、低功耗的方向迈进,无人机成本也会不断走低,这为无人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而且工信部2017年印发的《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也提出,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,年均增速25%以上。